《自然-醫(yī)學》:新冠疫苗接種可保護未接種人群
2021-06-11目前,新冠疫苗的大規(guī)模接種在世界各地展開。多項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研究已經(jīng)顯示,新冠疫苗能夠對接種者提供有效的COVID-19防護作用。而大規(guī)模疫苗接種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達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效果,就是說當人群中足夠比例的人因為接種疫苗(或者自然感染)獲得免疫力之后,他們能夠阻止病毒的傳播,從而讓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也不受到病毒感染。
那么,在新冠病毒仍然在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蔓延的今天,能夠通過接種新冠疫苗實現(xiàn)“群體免疫”么?今日在《自然-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在以色列進行的研究顯示,新冠疫苗的接種不但能夠保護接種者,還能夠降低未接種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以色列是世界上新冠疫苗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jù)Our Word in Data的統(tǒng)計,超過60%的以色列人口接種了至少一劑新冠疫苗。在該國進行的真實世界研究也揭示了新冠疫苗在保護接種者方面的優(yōu)異結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群體層面,分析了新冠疫苗能否減少未接種個體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人員對177個地理位置不同,疫苗接種率不同的社區(qū)進行了分析。他們主要分析了兩類人群的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陽性(意味著感染新冠病毒)的數(shù)據(jù)。
一類為16-50歲的成人,這一人群從2020年12月中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的比例不斷增加。另一類為16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這些人尚無獲得授權的疫苗可以接種,因此沒有接種新冠疫苗。
研究人員在固定時間間隔首先統(tǒng)計了不同社區(qū)16-50歲成人中的疫苗接種率的變化,然后間隔28天后統(tǒng)計了同一社區(qū)16歲以下人群的核酸檢測陽性率的變化。這個設計給疫苗生效提供了時間,并且讓接種疫苗的成人有機會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互動,讓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疫苗對未接種人群的保護效果。
試驗結果顯示,16-50歲成人中疫苗接種比例的提高與同一社區(qū)中16歲以下未接種人群核酸檢測陽性率有很強的負相關關系。疫苗接種比例越高,未接種人群中的核酸檢測陽性率越低。平均來看,一個社區(qū)的疫苗接種人群比例每提高20%,同一社區(qū)的未接種人群中核酸檢測陽性的比例會降低兩倍。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仍然有一些局限,例如,疫苗激發(fā)的免疫力以外,未接種個體的感染風險可能會受到因為自然感染產(chǎn)生的免疫力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主要選擇了自然感染累積病例數(shù)較低的社區(qū)來剔除這一因素的影響。未來的研究可以通過結合血清學檢測數(shù)據(jù)來直接對這一影響進行評估。
此外,以色列在今年一月和二月實行過社交隔離措施,這些舉措跟大規(guī)模的疫苗接種活動重疊,因此也可能對未接種人群的感染風險產(chǎn)生影響。
在論文結尾,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觀察性研究顯示,高水平的疫苗接種率與隨后在未接種人群中的低新冠病毒感染率相關。在未接種人群中觀察到與疫苗相關的保護作用令人鼓舞,不過進一步理解疫苗接種活動如何實現(xiàn)“群體免疫”和消除疾病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